再谈白酒销量逐渐下滑的真相
各位朋友们,大家早上好,中午好,晚上好。
上次,我在《白酒乱炖之白酒销量逐渐下滑的真相》里谈到,白酒销量逐渐下滑的一大原因是因为统计口径的问题。
规模企业的白酒公司的产量是几乎腰斩的。
而同时规模企业的数量,也是大幅度减少的。
因为竞争激励一些企业由规模企业变成不规模企业。而这些不规模企业其实并没有消亡,他的产量也不是消失了,而是没有统计进入。
那白酒规模企业的标准是什么的呢?
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来看,规模白酒是指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。这个标准是从2011年开始提高的。从500万上涨到2000万元。但我们看到的是从2016年这个数量才开始下降的。
然后我们拉开白酒的产量的时间发展,再看白酒产量的统计图。这张图,我们可以看到,1998年到2004年这一阶段,中国白酒的销量也有一个很大幅度下跌。
券商把这个归咎于当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宏观压力叠加,秦池酒,孔府酒标王事件后,因为酒品质下降导致的。
而从16年到现在的下滑原因归咎于从量价齐升到价格驱动。
这个原因是否靠谱的呢?我们先来看个数据,根据磊哥在这篇文章《白酒行业即将面临寒冬?》统计。
规模企业与规模企业数量之间的对比得出。虽然产量出现下滑严重,但是单位产量的下滑却没有想象中的严重。单位产品从16年的8606万吨下降21年到7420万吨。
2021年相比2016年,规上企业数量下降40%,同时规上企业单位产量下降17%。
白酒产量下滑,但是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严重,同时退出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有三种结局,被并购,倒闭清算,还在生产只是不够标准。
我们再来看白酒的销售的市场规模。
磊哥给我个数据,这个数据来源是珍酒李渡的招股说明书。这种招股说明书的数据还是比较靠谱的。这个数据也是规模以上的白酒企业。
从这张图,我们可以看出,高端白酒从2017年到2021年,复合增长率为16.8%。次高端的复合增长率为10.6%。中端的复合增长率为-2.1%。低端的复合增长率为-4.3%。
招股书没透露这份行业报告里的标准,但公司自己使用的标准是 100以下、100~600、600~1500、1500 以上,对应低、中、次高、高。
同时整个白酒市场的规模是增长的。中国白酒行业的市场规模自 2017 年的5654 亿增加至2021 年的6033 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为1.6%。
也就是说,整体规模企业的虽然单位产量在下降,但是整体的市场规模在增长,而且增长的主要来源于次高端和高端的市场。
这点也和上市公司里,茅台,五粮液,泸州老窖取得了大幅度的增长相对应。
而从17年到21年中国规模白酒的产品价格趋势也可以看出,规模白酒从17年的48.7千元/吨增长到21年的87.3千元/吨。5年的价格复合增长率为12.8%。
中国白酒的增长驱动来自于价格的增长。
而我们继续探究的问题是,这个价格驱动是否能够继续。
那我们这个时候就要分析,白酒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。
一个产品一般来说有三种价值。
第一种,叫做功能性价值。比如说我们喝水是为了解渴,这就是功能性价值,吃饭是为了不饿。饮酒有的人是酒瘾。
第二种,叫做体验性价值。比如说我们去旅游,去住五星级酒店,这是体验性价格。
第三种,叫做象征性价值。就是一个品牌,它本身会具有某种含义或者意义。那意义,是由什么体现出来呢?是由它的消费群体,集体认同体现出来的。
比如奢侈品,你背个大家都知道的奢侈品包包,大家知道你能消费得起这样的包包。
而高端的白酒是具有象征性价值的。茅台摆上桌,不用人解释就知道他的价值。这个认同不仅仅由消费茅台的人知道,消费不起茅台的人也知道。
只要某项产品拥有了象征性的价值,那它就拥有绝对的提价权利。
而如果某项产品能够拥有很好的体验价值,也能够拥有提价权,比如白酒喝了不上头,喝了香味留存很久。让人拥有很好的体验,那它也可以提价,但相对象征性价值来说还是比较难的。
而如果只是满足功能性价值的话,那竞争就很激烈的了。
我之前问过唐朝老师,您怎么看待白酒周期的问题。这个问题是投资者需要关注的吗?
唐朝老师回复,第一,不要乐观。第二,拉长时间。第三,相信优质企业。
我们有理由相信优质的企业是有穿越周期的能力。